青禾红商实践队深入赣南:行走赣鄱大地,解码乡村振兴“思政密码”

时间:2025-07-18 17:02:12 来源: 作者: 阅读量:0


为深入践行江西省“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精神,近期由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和设计与艺术学院十二名同学一起组成的“青禾红商实践队”在陆灵娇老师带领下,奔赴赣州上犹县开展赣商文化调研。队员们聚焦“农耕文化传承”“茶产业创新”“赣商精神赋能”三大主题,通过田野观察、产业访谈、实践服务等形式,探寻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将思政课堂融入红土地的发展脉动。


农耕新篇:科技犁开“智慧田”

在李田坑农业基地,村支书朱合燕带领队员们见证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力量。智能滴灌系统精准调控水肥,生态种植区以粘虫板替代农药,天然农家肥滋养土壤,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基地创新推出“一米土地”微经济模式,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种植蔬菜,实现自给自足与增收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科技让土地‘活’起来,更让乡亲们富起来



茶酒飘香:守正创新“闯新路”

探访犹江绿月茶厂,“茶五代”传承人陈开敏讲述坚守与突围:专注本地良种,以数字化手段量化制茶参数,提升品质稳定性;延伸产业链,打造茶文旅融合体验区,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不为炫技,是为活下去——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扎根。”传承人的肺腑之言让队员深感共鸣。



在犹泉酒厂,古法酿造技艺与现代营销碰撞火花。老板自学电商运营,组建直播团队拓宽销路;开发养生副食品提升黄酒附加值,租用村内厂房为留守老人创造就业。“一天挖十口井,不如十天挖一口井”,十年坚守诠释赣商“务实创新”精神。



红映清湖:红色精神“润乡兴”

走进上犹清湖红色教育基地,实践队员指尖轻触暴动旧址的斑驳墙面,革命先辈冲锋的故事在耳畔回响。史料中沉淀的信念二字,在此刻具象为炽热的信仰。队员们肃立沉思:先辈以鲜血守护的土地,如今瓜果飘香;他们憧憬的国泰民安,正由当代人接力书写。红色火种从未熄灭,它已化作振兴热忱,指引青年将初心融入新征程的奋斗。



山乡蝶变:地方发展“致富经”

笋制品厂内,镇党委副书记李茜向队员介绍,工厂以敞开收购保障原料,凭计件模式助村民家门口增收。面对线上销售短板,队员提议深化直播合作。在新华梨基地,队员深入田间开出技术提升良方。调研不仅摸清产业实情,更以智慧助力扎深发展根基——让技术服务民生,让成果惠及百姓。



在为民米业碾米车间,总经理尹英强手抚稻谷强调:筛选多一分马虎,百姓碗中就少一分踏实。他恪守赣商“做生意先做人”的信条,严把品质关。谈及义利平衡,他指出唯有农户种好粮、消费者吃香米,才是长久之道。以义取利,重在扎实做好“义”。队员们深受触动,原本书本上的红色赣商精神,此刻具象为保底价收购的坚持与让农户安心的庄重承诺。车间里机器轰鸣,新米清香弥漫,赣商精神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焕发生机——核心便是种好粮,让农户真正受益。



金峰公司依托上犹山水禀赋,将油茶果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经理田贤明介绍,企业联动基地、合作社与农户,以产学研融合开辟生态振兴新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民金山。



红土地上的青春誓言

行走赣鄱,方知乡村振兴重任在肩本次实践立足农耕文化厚土、茶产业创新和赣商精神传承,让青年学子在“田间课堂”中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队员们誓言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以科技助农、文化兴农的青春智慧,践行“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江西财经大学“青禾红商实践队” 陈文萱 文/江西财经大学“青禾红商实践队” 刘时利 毛睿敏 倪婷 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