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青禾红商实践团:红色基地忆初心,酒茶香里看发展

时间:2025-07-16 18:52:24 来源: 作者: 阅读量:0

为深入了解上犹县的红色血脉和特色产业,715日,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青禾红商调研团的禾穗智研团成员前往上犹清湖红色教育基地、犹泉酒厂生产基地和犹江绿月有限公司三处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犹江两岸展红旗,星火燎原至犹乡

革命史陈列馆内,队员们沉浸式学习了清湖暴动、营前暴动等革命事件的来龙去脉。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馆中陈列着周德烈士在就义前的遗书上面写着“为穷人事业奋斗而死,无尚光荣”,穿越百年风雨,依然带着振聋发聩的力量,震撼着每一位实践队员。更让队员们动容的是,烈士的后代如今正以讲解员的身份,在这片承载着家族与民族记忆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地讲述着先辈的故事。这份特殊的传承让历史成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

先辈是开拓者,我们是实践者。”会计学院23ACCA2班倪婷同学站在革命史陈列馆前感慨道,如今的和平盛世来之不易,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正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酒香不怕巷子深,线上赋能传万户

在犹泉酒厂,创始人陈荣富带领成员们参观了生产基地。这里的米酒、黄酒、白酒等传统酒类,从泡米到发酵,每一个环节都依照着当地传统工艺,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依据“伏天不酿酒”的古老经验安排生产周期;基于“药食同源”理念,开发出红枣芝麻丸、核桃姜茶等副产品,拓展了传统技艺的应用。

早年酒厂以传统模式直接面向客户销售;随着电商行业兴起,酒厂顺势转型,改为批发给电商团队,借助直播带货等新渠道拓宽市场。在这一过程中,酒厂开始接触电脑操作、线上发货等技能,逐步引入数字化管理,产业规模有所扩大。

在与实践团成员的深入交流中,围绕传统酒业的现代化转型路径展开了细致探讨。陈荣富结合团队提出的市场拓展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计划组建自有电商团队,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度融合,在讲好品牌文化故事的同时,拓宽销售路径、提升经营效益,既让犹泉酒的传统味道被更多人知晓,也为酒厂创造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茶香伴文旅,一叶知振兴

在犹江绿月有限公司,队员实地探访有关茶叶的培育、种植、加工、销售及民宿旅游的全产业链模式,并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其分享茶产业振兴的实践心得。

基地内,现代化茶叶实验室与古朴民宿相映成趣,园区设施完善,形成了“产、学、研、游”一体化格局。总经理陈开敏介绍,作为“茶五代”与“农二代”,他既肩负传承父辈茶产业的责任,也需在创新中探索产业发展的前路。他坦言:“种的不如做的,做的不如卖的。”第一产业长期面临“产大于销”困境,因此必须打通销售渠道,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靠品质与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谈及发展理念,陈开敏强调“小而精”:“与其追求大而全,不如聚焦细分领域,投入时间、精力与资金深耕。”他认为,乡村振兴需企业与村社深度融合,年轻人亲力亲为,结合本地实际引进良种、培育特色,循序渐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基地通过延伸产业链,以茶园基地为依托打造茶文化体验项目,正探索一条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特色发展之路。

此次调研行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上犹的红色历史和上犹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更通过与当地产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敏锐地捕捉到产业转型中的真实痛点。青禾红商实践团将持续跟踪这些企业的转型路径,收集更多一手资料,力求形成一份具有实操价值的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方案。(作者/倪婷 曾微 作者单位/会计学院 图/周昱晓 图片作者单位/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