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青禾红商实践队:走进李田坑农业基地探寻“一米土地”的乡村梦想

时间:2025-07-15 19:02:20 来源: 作者: 阅读量:0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助力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714日,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青禾红商实践队前往李坑农业基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走访考察、交流研讨、与村民互动等形式,全方位探寻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葡萄大棚里的“科技密码”

实践队一行首先参观了基地的葡萄种植大棚。棚内葡萄藤蔓缠绕、果实饱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村书记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带领大家参观并介绍葡萄品种选育、科学管护及产销模式等情况。从葡萄幼苗培育时的精心呵护,到生长过程中的水肥管理,再到成熟采摘的严格标准,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现代农业的精细化管理。队员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围绕种植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等问题与基地工作人员深入交流,直观感受到现代农业科技对提升产能的推动作用。

生态种植区的“绿色奇迹”

在生态种植区,实践队实地察看了绿色蔬菜、特色瓜果的生长环境。这里的蔬菜长得郁郁葱葱,瓜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与传统农田的景象截然不同。几位村民正在田间进行除草、施肥作业,队员们主动上前帮忙。村民们向队员们介绍,这里的蔬菜不用化学农药,依靠粘虫板和天敌防治虫子,施的都是农家肥,吃着放心。从村民的讲述中,队员们了解到生态种植虽前期投入较高,但因产品绿色健康,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收入也比传统种植更稳定。基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生态种植技术,实现了农产品品质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队员们表示,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米土地”里的“乡村梦想”

基地特色的“一米土地”项目引发队员们的广泛关注。该项目通过划分小块土地供村民认领耕种,不少村民在自家认领的土地上种起了应季蔬菜,既能满足自家食用,多余的还能拿到集市售卖。正在打理“一米土地”的村民向队员们介绍,这小块地不费啥劲,种点爱吃的菜,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添点收入。队员们围绕项目运营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打造‘一米菜园’共享平台,对接城区订单需求”等想法。大家纷纷表示,这个项目不仅丰富了乡村业态,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好尝试。

座谈会上的“头脑风暴”

调研期间,实践队与当地村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村书记全面介绍了基地的发展历程、运营现状及未来规划,重点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资金周转、技术升级、市场拓展等实际难题。队员们结合会计、管理等专业知识,围绕成本控制、品牌建设、电商销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如通过建立精细化成本核算体系优化投入,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推广特色农产品等。这些建议为基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双方达成多项共识,为基地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基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通过与村民的近距离互动,听到了乡村振兴最鲜活的“基层声音”。青禾红商实践队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整理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李坑农业基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会计学院 毛睿敏 图/会计学院 周昱晓 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