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义刚

职称: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审计与会计理论

电子邮箱:175699351@qq.com

办公室:会计大楼407

 

   廖义刚,200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博士学位教授,现任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江西财经大学首批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财经大学第三期优秀青年学术人才。

   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与审计等方面的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各1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与其他国家课题和省级课题多项;独立出版著作2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一、发表权威期刊

[1]      廖义刚、邓贤坤:“业绩预告偏离度、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审计研究》2017年第4

[2]      廖义刚:“国家审计与地方政府治理:作用与路径”,《当代财经》2014年第6

[3]      廖义刚、陈汉文:“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审计研究》2012年第2

[4]      廖义刚、张玲、谢盛纹:“制度环境、独立审计与银行贷款——来自我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10年第2

[5]      廖义刚、张玲、谢盛纹:“杠杆治理、独立审计与代理成本——来自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实证发现”,《经济评论》2009年第6

[6]      廖义刚、王艳艳:“大股东控制、政治联系与审计独立性——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视角的经验证据”,《经济评论》2008年第5

[7]      廖义刚、韩洪灵、陈汉文:“政府审计之职能与特征:国家理论视角的解说”,

《会计研究》2008年第2

二、CSSCI期刊

[8]    廖义刚、林婷、邓贤坤:“地方官员更替、企业辖区知名度与股价同步性”,《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年 第6

[9]    廖义刚、邓贤坤:“环境不确定性、内部控制质量与投资效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 第8

[10]廖义刚、杨宣:“投资机会集、代理冲突与审计治理效应——基于过度投资视角的经验证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5

[11]廖义刚:“环境不确定性、内部控制质量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财经论丛》2015年第9

[12]廖义刚:“环境不确定性、多元化经营与资本成本”,《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2

[13]  廖义刚:“环境不确定性、内部控制质量与资本成本”,《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年第3

[14]廖义刚:“论高质量审计与提升负债的治理效应——基于代理成本与代理效率视角的经验检验”,《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4

[15]廖义刚、吴斯卉:“投资机会集、代理冲突与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4

[16]廖义刚、徐影:“投资机会、高质量审计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财经论丛》2013年第4

[17]廖义刚:“融资约束、过度投资与现金流的价格敏感性”,《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2

[18]  廖义刚:“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及其出具动因:研究框架与研究述评”,《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第5

[19]  廖义刚、陈汉文:“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2012年第6

[20]  廖义刚:“债务治理、高质量审计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9

[21]  廖义刚、杨小燕、黄洁:“债务治理、高质量审计与公司价值”,《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4

[22]  廖义刚、孙俊奇、陈燕:“法律责任、审计风险与事务所客户选择 ——基于1996-2006年我国事务所客户风险的分析”,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0年第2

[23]  廖义刚:“乡村社会、公共秩序与政府审计:从控制到治理”,《当代财经》2008年第9

[24]  廖义刚:“审计师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浅析”,人大复印资料(审计文摘)2009年第2

三、非一作者论文

[25]  章卫东、邹斌、廖义刚:“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解锁的经验数据”,《会计研究》2011年第12

[26]  王良成、廖义刚、曹强:“政府管制变迁与审计意见监管有用性——基于我国SEO管制变迁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1年第2

[27]  厉国威、廖义刚、韩洪灵:“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增量决策有用性研究——来自财务困境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

[28]  王艳艳、廖义刚:“所有权安排、利益输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由大所向小所变更的经验证据”,《审计研究》2009年第1

[29]  王良成、曹强、廖义刚:“政府管制、融资行为与审计治理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经验证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5

[30]  朱星文、廖义刚、谢盛纹:“高级管理人员变更、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2

[31]  宋玉、廖义刚:“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

[32]  吴益兵、廖义刚、林波:“股权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分析 ——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数据的检验”,《当代财经》 2009年第9

四、主持或参与课题类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62015)“社会网络关系与审计行为:基于审计师与客户高管双边视角的研究”。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62009)“多元化经营、环境不确定性与审计治理效应:基于资本成本视角的研究”。

[3]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62009“外部审计监督、信息传导机制与投资效率:基于投资机会集视角的研究”。

[4]    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161“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5]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62010)“基于签字注册会计师流动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研究”(排名第三)。

[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2056)“中国资本市场GCO行为:信息解读、自我预言实现及其决策机制研究”(排名第二)。

[7]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Y027)“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与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排名第四)。

[8]    参与完成审计署20072008年规划项目“政府审计环境与未来发展: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研究(项目批准号:07SJ01002)”(排名第二)。

[9]    参与完成审计署2006-2007规划项目“和谐社会与法理逻辑下的政府审计职能与作用研究”(排名第二)。

[10]主持江西财经大学校级青年课题“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与经济后果: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研究”。

[11]江西财经大学“企业融资与投资者保护研究”校级学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12]江西财经大学“公司治理与会计治理”校级学术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13]江西财经大学《审计学》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14]江西财经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审计学》教学团队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