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记我校知名校友79级工业财会专业周星增

时间:2010-09-25 00:00:00 来源: 作者: 阅读量:1336
      周星增,男,1962年11月生,汉族,浙江乐清人。1979年9月-1983年8月,江西财经大学工业财会专业学习。1983年8月-1988年12月,贵州工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1988年12月-1992年12月,温州大学综合教研室主任。1992年12月-1999年9月,乐清祥华开关厂董事长。1999年9月至今,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其间:2003年3月起,任上海新建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兼职有上海市工商联民办教育商会会长、上海温州青联主席、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

       他先后获“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上海市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上海市房地产优秀青年企业家”、“上海市党建之友”、上海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全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 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获“上海市慈善之星”、“中国慈善家”等荣誉称号。

      看到周星曾先生如今的辉煌,可曾有人想过他过去的辛劳呢?

      周星增出生在温州郊区一个贫苦的乡村。在他13岁上初二的那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了,但含辛茹苦的母亲却把4个孩子找来,含着泪说:“因为家里穷,今年的压岁钱实在给不出了,请孩子们原谅爸爸妈妈。”

  周星增在家排行老大,他当时一下子跪在妈妈的面前哭着说:“我长大一定要赚很多钱,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这是周星增孩提时代的第一次发誓。从此之后,周星增似乎懂事了许多。不但家里事抢着帮父母做,而且念书也比以前用功不少。考进大学

  高中毕业考大学,周星增填的志愿前几项都是财经类的,因为以一个乡下孩子看来,只有学了财经,将来才能赚很多钱。

  收到入学通知书那天的情景直到现在周星增还历历在目。那是七月的一天,周星增正卷裤腿在田里插秧。突然村公所的人特意到田头为他送来一封信,周星增打开一看,原来是江西财经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欣喜若狂的周星增顾不得满腿泥巴,一路飞奔回家把喜讯告诉了爹妈。当时周星增的感觉就是我们家要翻身了,我可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了。

  这以后的好几天,家里人都围绕着周星增考上大学的话题谈论着。当时的结论是,村里就周星增一个大学生,又是学财经的,毕业后回村当个大队会计应该没问题,那全家的吃穿可就不用愁了。

  他在回忆这一段往事时笑着说,他最近看了一则笑话,说是清朝末年有一位乡下老妪,一个夏日的晚上在门口葡萄架下乘凉,嘴里吃着柿饼,感到舒服至极,她感叹道,慈禧太后一定天天过着这样舒服的日子。周星增觉得当时他一个农村孩子的境界,跟这位老妪其实就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关系。生活清贫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贵州工学院当讲师,五年后回温州大学任教,成为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而且校方有意要培养他为一个系的领导。

  但即便这样,由于家庭没有底子,仅靠讲师的工资,周星增的生活仍是很清贫。一次学校里分房子要交纳15000元房金。周星增倾囊而出后,已无力进行装修了。当时周星增体验到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难堪,当时他甚至想白天教书,晚上去开出租车赚钱,但后来因故没有做。最后,这笔装修的30000元钱还是由父母凑了10000元,三个弟妹一起凑了20000元,这才渡过了难关。

这件事让周星增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觉得自己工作了10年,最后还要仰仗父母和弟妹的帮忙。这实在让他难堪不已。再看看几个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现在一个个把企业办得有声有色,于是周星增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辞职下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很好说明了周星曾的创新历程。他便是以这样的精神面貌走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

"人生是一条抛物线,一项工作,一项事业的运作,都是一条抛物线。为了走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必须在一条抛物线到达顶点时,换一条抛物线,走到另一条抛物线上,这样才会形成阶梯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勇于放弃,放弃就是改变,改变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但在改变中蕴藏着新的生机和希望,不放弃,不改变行吗?"

      这是温州籍实业家周星增在上海市文明办和《文汇报》联合举办的"面向新实际的上海人精神"大型座谈会上的声音。

      在公立大学任教10年的周星增,在组织将委以重任的时候,毅然决然砸掉了"金饭碗",下海进入民营企业--中国天正集团公司。在"天正",他勤勉工作,真诚待人,在他的身上无时无刻闪耀着智慧和实干的光芒。从财务部经理到销售中心总经理、集团公司董事、董事长助理,最终进入了领导核心层,可谓是一路攀登,一路鲜花。

       然而不安分的周星增在民营企业实现了下海的初衷后,为了走得更高、走得更远,又来了一次人生道路上的"重大改变",尽管这种改变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但"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周星增还是毅然踏上了到上海办大学的征程。

      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人生的价值!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

      在许多领导、朋友、同学甚至亲人难以理解,甚至有人认为周星增这是"孤注一掷的冒险"时,周星增坦然。

      "四平八稳地生活,不是我的性格,上海本身就是冒险家的乐园,为了教育事业去冒这个险,即使不成功,我也认了。"这是周星增的心声!

      周星增走进了上海。然而在上海这样一个高校林立的知识密集区,如何站稳脚跟,打响牌子?他把目光落在了发展中的浦东,创办了上海建桥学院。

      "建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走的是一条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道路,用短短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上海之最":

      --规模最大,计划总投资4亿元、占地438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5亿元,占地205亩。而在"建桥"创办之前,上海最有名望的杉达学院、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新桥职业技术学院,最大的规模也只有50多亩。

      --速度最快,从1999年10月基建开工,到2000年下半年开学,"建桥"只用了10个月;把一批高考落榜生培养为上海学历文凭统考中的佼佼者,"建桥"只用了一个学期(建桥在2001年初进行的上海市30多所民办高校的课程统考中,学生成绩名列第一,综合合格率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从一所筹办学校到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序列,与其他普通高校具有同等待遇的民办学校,"建桥"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设施最好,学院在开设极具市场针对性的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涉外文秘、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14个专业的同时,建起了计算机校园网、闭路电视教学网、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馆、足球场等一批过硬的"教学设施",并配置了超市、健身中心。

       有了"硬件",还要软件。为了提高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周星增不惜重金求贤。他身上似乎有一种磁力,形成"英才云集"的良好态势。原华东师大计算机中心主任汪燮华教授、原同济大学房地产系主任赵财富教授,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二系主任袁鹤鹃教授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同济大学王曾伟教授等,都被吸引了过来。而最令周星增得意的就是聘任了中国两院院士李国豪教授为名誉院长,著名教育管理专家、原上海电大校长黄清云为院长。如今的"建桥",系主任一律由国内一流的教授担任。他们看重的并不是高薪,而是周星增身上的那股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初战告捷的周星增并没有停步。他和他的合作伙伴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而现在现有校园占地面积近5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逾8000人,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远远超过上海同类院校同期就业平均水平。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国家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集团公司还并购成立建桥学院附属中学,向教育集团化迈进。

      同时在周星曾的带领下上海建桥集团成为一家以发展高等教育、养老和医疗等公共事业为主,以能源、矿产和房地产等多元投资为依托的跨地区、跨行业企业集团;也是上海市较早成立党委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下属公司、单位28家,员工总数3000多人,总资产30多亿元,业务覆射10多个省市。近年来,集团公司在上海浦东、浙江温州、四川攀枝花、海南海口、山东淄博和江西上饶等地成功开发10多个房地产项目,其中,“美林小城”获得上海市建筑类最高奖项——“白玉兰”奖、上海市“优秀房型奖”;温州“上海花园”获中国“最佳人居奖”等荣誉。这些项目的成功运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集团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4月,上海首家全老年社区——建桥“亲和源”动工兴建,“亲和源”将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是一个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的高品质、专业型、现代化、多功能的老年生活社区。

      集团下属还有教育服务、园林绿化、文化传播、旅游酒店、财务咨询等公司,充分整合产学研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近两年来,为了实现产业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集团投资重点转向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已在山西寿阳、河北平泉、浙江舟山与温州等地投资兴建清洁型焦化、铁矿、油库、建筑等项目。

      建桥集团以“感恩、回报、爱心、责任”为核心价值观,兴办实业,回馈社会。创办以来,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已在山东 、云南、江西 、四川 、安徽 、浙江等省捐建14所希望学校,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由建桥集团冠名赞助的“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是目前中国最高规格的女子围棋知名赛事。集团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市级开发区――康桥开发区“十佳企业”、“上海市外来在沪投资大型企业”、“浙江省在沪优秀企业”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这都体现了酱菜特有的“信、敏、廉、毅”的校训精神。

      周星增1992年辞职经商,有人戏言这样成功的概率大概比股票发财还要小得多。但或许是周星增机遇好,运气好;更或许是周星增能力出众,为人诚恳;总之七八年后,周星增名副其实地成为有钱人了。

  当周星增喜滋滋地每月给父母亲10000元生活费时,觉得自己不但实现了少年时期的誓愿,而且还以为父母有了这些钱以后,一定会生活得更精彩。

  但周星增却发现自己错了。勤俭持家的父母其实已不需要更多的钱了,父母宁可省吃俭用,而把钱用在铺路、修桥、接济生活困难的乡邻亲友方面。有一次父母到城里看他,回去时,周星增怕父母舍不得坐出租车,特地把车叫好,并预付了车钱。谁知车刚开出去,两位老人硬是让出租车停下,把车钱要了回来。

  周星增知道此事后,怪父母不会享福。父母对他说:“你觉得坐出租车是享福,可我们坐惯公交车了,花几十块钱打的实在不值。我们即便坐了出租车,心里也不舒服。”

父母亲这几句很平常的话却像醍醐灌顶让周星增悟出了一个道理——有钱并不是快乐的源泉,只有把钱用在需要它而又有意义的地方,这钱才花得值得,才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

   2000年,周星增赴山东莒南考察。这里是革命老区,人民生活还很穷困,教育状况十分落后,他当即捐了30万元建造希望学校。这是周星增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学校。创办6年多来,建桥集团对各种慈善公益事业的投入已达1500多万元;现已在山东、江西、四川、安徽、浙江等省建成11所希望小学,资助300多个贫困学生,设立了各种奖助学金。2004年12月31日,建桥出资500万元设立“建桥”教育基金,专项援建贫困落后地区的希望小学。

      2004年春节,周星增收到一份奇怪的礼物,那是从山东临沂运来的6头猪。原来,周星增在临沂贫困山区认养资助了一些小女孩,供她们上学读书。这些孩子充满感激又无以回报。周星增为了减少她们的心理压力,随口说了句:“那你们帮我养头猪吧!”没想到,这些淳朴的山区孩子牢记在心,大半年来,精心喂养了6头猪,甚至把难得吃到一两次的花生米,也省下来喂了猪。年末一过秤,每头猪都超过了200公斤,后来建桥山东公司颇费一番周折才运回了这份新年礼物。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坎坷和磨砺和创业的艰辛的周星增,在他辉煌的一生中都体现了江财特有的“信、敏、廉、毅”的校训。周星增在创业中和商海沉浮中一直坚持的是诚实守信和敏而好学。坚持在获得利益的同时还不忘回报社会,这都是当代中国企业家中很少见也是很难的品质,这些散发在周先生身上的特有气质与江财特有的文化氛围是密不可分的。